欢迎访问东莞市池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科技企业

永远值得信赖的锂电池生产厂家

高级搜索:
服务热线:0769-28823203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769-28823203

移动电话:15817777107

联 系 人:郭经理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1号

锂电知识

关于笔记本电池的几大误区你知道吗

来源:云更新 时间:2021-06-17 09:16:35 浏览次数:

笔记本电池充电误区:  误区一:笔记本电脑买回来须要重复充放电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除非你买到的笔记本电脑是库存一年以上的产品,否则就不须要这样做,因为当初的电池电芯在出厂的时候已经经过激活,而电芯在......

笔记本电池充电误区:  误区一:笔记本电脑买回来须要重复充放电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除非你买到的笔记本电脑是库存一年以上的产品,否则就不须要这样做,因为当初的电池电芯在出厂的时候已经经过激活,而电芯在封装成笔记本电池的时候又经过一次相称于激活的考试,因此你拿到手的电池,早已是被激活过的了,再做三次充放电进程只是无谓的增加电池的损耗。  误区二:次充电必须充够12小时  这对早期那些不电池把持电路的镍氢电池机型是实用的,但对当初存在智能充放电把持电路的笔记本电池来说却是个笑话,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斥之后,充电电流就会被主动切断,哪怕你连续充120个小时,状况也不会有变更了,个别来说,就算充电慢的机器,6小时也完全充斥了,剩下的"充电"只是挥霍自己的时光。反而是拿到新机器的时候应当先把电量放光再充电。  误区三:电池须要按期的校订,每月一次充放。  对记忆效应很强的镍氢电池,这是必须的工作,但对磷酸铁锂电池,这个周期却太频繁了,磷酸铁锂电池诚然不完全消除记忆效应,但已经大大减弱了记忆效应,假如你利用电池很频繁,那么你应当将电池放电到比较低(大概10~15%)再充电,但假如放电到连机器都开不了(0~1%),就属于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有较大伤害的深度放电,个别来说每2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能了。假如你很少利用电池,那么只有每3个月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能了。  误区四:进行校订可能晋升电池容量  所谓校订,是当电池的实际容量跟把持电路中的纪录容量不一样时,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充放电操作,让把持电路刷新纪录,使之濒临电池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表示电池实在容量的 操作而非晋升容量,这里要害因素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把持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高,校订可能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增加了,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把持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低,则校订会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减少,这也就是很多人对校订后果争辩不休的起因,请记住校订是令电池的实在容量显现出来,消除电池跟把持电路之间的偏差,至于显示出来的容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这是电池自身的状况而不是你的校订所决定的。很有可能电池因为校订时候的深度放电伤害,容量反而大大降落。 很多厂商供给了进行电池校订的程序,有Windows版本跟BIOS版本的,利用这些程序来校订,Windows版本的可能一边工作一边进行,BIOS版本的则无奈这样。笔记本可能边充电边用吗? 切实当初很多笔记本都内置了避免过充的程序,是可能边充电边工作的。而且电脑在利用进程中应当尽量接通电源利用。当初很多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容量在电脑全勤工作的时候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笔记本电脑基本都内置省电模式,在不接通电源的时候,笔记本默认的是省电模式,功率低,所以,在利用电脑时尽量接通电源利用。同时也要留神,电池不要用到主动关机。 电池须要按期的校订,每月一次充放。 对记忆效应很强的镍氢电池,这是必须的工作,但对磷酸铁锂电池,这个周期却太频繁了,磷酸铁锂电池诚然不完全消除记忆效应,但已经大大减弱了记忆效应,假如你利用电池很频繁,那么你应当将电池放电到比较低(大概10~15%)再充电,但假如放电到连机器都开不了(0~1%),就属于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有较大伤害的深度放电,个别来说每2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能了。假如你很少利用电池,那么只有每3个月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能了。  充斥电仍再接电源   专家介绍,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在笔记本电脑电池已经充斥电的情况下,不应再外接电源利用笔记本电脑。很多用户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在装载电池情况下充电利用笔记本电脑,会直接利用交换电,但实际上电池这时也处于重复充电的利用状况。除了造成电池寿命减少外,将交换电跟电池同时利用,还会造成机器的过热,很轻易伤害其余元器件。 按期激活电池 履行按期,如每个月履行激活操作,进行电池充、放电,激活电芯化学活性,对电池寿命的延长,也有所帮助。  只有关机一直电也可放在床上 把笔记本放在床上,轻易导致笔记本的温度升高,高温对电池颐养十分不利。假如是品质较差的电池,还可能引发电池过热起火,诚然概率低,但应当尽量避免电脑摆放在沙发、床等不轻易散热的处所,以防万一。